-
-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心理科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特征是情绪的极端波动,从极度的兴奋和冲动到深度的抑郁和绝望。尽管这种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其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双相情感障碍在家族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约为80%,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基因,但具体的遗传模式仍不清楚。
2.神经递质异常:神经递质是大脑中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等。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代谢存在异常,这可能导致情绪的不稳定。例如,多巴胺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而血清素水平的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
3.神经内分泌失调: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存在异常,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过度活跃。HPA轴是调节身体应激反应的重要系统,其过度活跃可能导致情绪的不稳定。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中起作用。例如,生活事件、应激和药物滥用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双相情感障碍。此外,某些环境因素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加发病的风险。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和环境等多个因素。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疾病,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
想象障碍双相情感障碍
想象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疾病,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首先,想象障碍是指一种思维过程的异常,表现为患者在进行创造性思考时出现困难或停滞不前。这种障碍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 详细»
-
-
疑似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境障碍,表现为情绪波动的周期性变化。患者会经历抑郁期和躁狂期两个极端的情绪状态。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些专业全面的解答如下:1.症状: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抑郁期和躁狂期。... 详细»
-
-
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吗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是否遗传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对其发病有一定影响。首先,家族史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那么这个人患病的风险就... 详细»
-
-
双相情感障碍换药难受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双相情感障碍换药难受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情绪波动、药物效果逐渐显现等原因导致的。1.药物副作用:换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例如头晕、恶心、疲劳、... 详细»
-
-
双相情感障碍焦虑恐慌
双相情感障碍通常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其特征是人在情绪上经历极端波动。与此同时,患者还可能面临焦虑和恐慌症状的困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脑化学失衡和情绪波动可能使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症状,兴奋阶段中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