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超声分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缺损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特征,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可将其分为膜周部缺损、肌部缺损和双动脉下型缺损。
1、膜周部缺损:位于室间隔的膜部,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VSD的70%。
2、肌部缺损:位于室间隔的肌部,约占VSD的25%。
3、双动脉下型缺损:位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下方,较少见,约占VSD的5%。
根据室间隔缺损的形态,可将其分为嵴上型、嵴下型和隔瓣下型。
1、嵴上型:位于室间隔嵴上方,缺损边缘靠近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2、嵴下型:位于室间隔嵴下方,缺损边缘靠近三尖瓣和二尖瓣。
3、隔瓣下型:位于室间隔的隔瓣下方,缺损边缘靠近二尖瓣和三尖瓣。
总之,室间隔缺损的超声分型对于了解缺损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