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通常指的是心脏左右室之间存在的缺损,导致氧合血与非氧合血混合,从而影响身体血液循环和供氧功能。室间隔缺损可以是小的缺口,也可以是较大的缺陷,严重程度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位置。
在室间隔缺损的病例中,血液会从左室流入右室,然后进入肺动脉,再回到左心房,形成所谓“左向右侧分流”,这可能导致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同时,由于混合了氧合和非氧合的血液,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并发症,如感染、肺动脉高压等。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内的血压升高,可能会导致肺动脉和右心室负担加重,甚至引起右心室扩张和功能减弱。在室间隔缺损的患者中,肺动脉高压通常为轻度,但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治疗室间隔缺损通常需要手术干预,主要有开放手术和经导管闭合术两种方式。开放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通过开胸手术修补心脏缺损;而经导管闭合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导管从大血管中进入心脏,进行缺损的修复。此外,药物治疗也可以用来缓解症状和减轻并发症。
总的来说,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和治疗室间隔缺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未患者而言,也需要注意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先心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