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椎基底动脉性增高也叫做椎基底动脉性供血不足,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椎动脉管径狭窄和颈椎动脉受压等因素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疾病。椎基底动脉是大脑供血的主要动脉之一,如果发生动脉性增高,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性增高的症状主要包括头晕、眩晕、视物模糊、面部、颈项疼痛、部分颞区和枕区疼痛、肩颈部僵硬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
椎基底动脉性增高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牵引、理疗、针灸、药物治疗等。有些严重的病例需要手术干预,例如椎管成形术、椎间囊肿清除术等。
预防椎基底动脉性增高,首先要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适当活动颈部及全身,尤其是长时间坐姿、弯腰、屈颈工作的人群。平时多做颈椎放松操、颈部按摩等锻炼,也有助于预防椎基底动脉性增高的发生。
综上所述,椎基底动脉性增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虽然不是生命威胁性很强的疾病,但是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颈部的保护,预防颈椎退行性改变,减少颈部受压,避免长时间的不良姿势,保证足够的休息和锻炼,有助于降低椎基底动脉性增高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