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神经官能性心脏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并不是指心脏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导致心脏功能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率不规律、心律不齐、心悸等症状。
神经官能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与长期的紧张焦虑、过度疲劳、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情感冲突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导致心脏功能紊乱。
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两种神经系统的失衡所致。交感神经系统是一种能够激活心脏、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的神经系统,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具有相反的作用,能够使心脏放慢、血管扩张。当这两个系统失衡时,就会导致心脏的功能出现异常。
神经官能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包括心跳过快、心跳过慢、心律不齐、胸闷、心慌、乏力等。在临床上,医生会通过心电图、Holter等检查手段来辅助诊断。
治疗神经官能性心脏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包括减少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对于一些症状严重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总之,神经官能性心脏病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因此,及时采取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减少精神压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和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