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粘膜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发炎和溃疡形成,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
粘膜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类型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局限于结肠黏膜,而克罗恩病则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结肠。
患有粘膜性结肠炎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腹部不适,腹泻,便血,腹痛,贫血,乏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伴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结肠粘膜性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结肠癌。
诊断粘膜性结肠炎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内窥镜检查、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活检。内窥镜检查是诊断粘膜性结肠炎最直接和可靠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情况,并进行活组织检查。
治疗粘膜性结肠炎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旨在控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症状。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结肠切除术。
除了治疗,患有粘膜性结肠炎的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含有纤维的食物,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减少压力等都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粘膜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