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什么是完全性中枢性尿崩

来源:医联媒体

完全性中枢性尿崩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即ADH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疾病。ADH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它可以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当ADH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时,肾脏无法有效地重吸收水分,导致尿量增加,尿渗透压降低。

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的主要症状是多尿、烦渴和多饮。患者每天的尿量可超过4L,甚至可达10L以上。由于大量排尿,患者会感到口渴,需要频繁饮水。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的病因包括下丘脑-垂体区域的肿瘤、外伤、感染、血管病变等。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发病。

诊断完全性中枢性尿崩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尿液检查、血渗透压检查、禁水试验、ADH测定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ADH和病因治疗。补充ADH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进行,常用的药物有去氨加压素。病因治疗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例如手术切除肿瘤、治疗感染等。

总之,完全性中枢性尿崩是一种由于ADH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多尿、烦渴和多饮。诊断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ADH和病因治疗。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