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海洋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
疼痛性股白肿是一种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病症,主要特征为下肢肿胀、疼痛、皮肤苍白和发热。以下是一些关于疼痛性股白肿的科普内容。
一、病因
1.长期卧床、久坐、久站等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淤滞。
2.手术、创伤、分娩等导致下肢静脉血管壁损伤。
3.恶性肿瘤、感染等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4.遗传因素、口服避孕药等导致血液凝固功能异常。
二、临床表现
1.下肢肿胀:下肢肿胀是疼痛性股白肿最常见的症状,肿胀程度可逐渐加重。
2.疼痛:下肢疼痛是疼痛性股白肿的另一个主要症状,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3.皮肤苍白: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下肢皮肤苍白,皮温降低。
4.发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可能会合并感染,导致发热。
三、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抬高下肢、避免按摩和挤压下肢等,以减轻下肢肿胀和疼痛。
2.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溶栓、祛聚等治疗,以溶解血栓、防止血栓进一步加重。
3.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介入治疗,如经皮腔内血栓抽吸术、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等。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疼痛性股白肿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切开取栓术等。
总之,疼痛性股白肿是一种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下肢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疼痛性股白肿的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