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疾病,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它通常发生在胆道结石或其他胆道梗阻的情况下,导致胆汁滞留和细菌滋生,进而引发炎症和化脓。
化脓性胆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的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休克等严重症状。
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急性疾病,需及时就诊和治疗。一般而言,诊断化脓性胆管炎会进行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和尿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
治疗化脓性胆管炎的方式通常是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并且积极处理胆道梗阻,以保持胆汁排泄通畅。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胆道引流或其他手术治疗。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胆道负担。
预防化脓性胆管炎的关键是及时处理和预防胆道梗阻的形成。对于已经患上胆道结石的患者,可以考虑积极的胆囊切除手术来预防发生化脓性胆管炎。另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胆道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疾病,能够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对于有胆道结石或其他胆道问题的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及时就医,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