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垂体瘤术后鼻漏是指在垂体瘤手术后,脑脊液通过手术部位的缺损或破裂处流入鼻腔,导致鼻腔内出现液体流出的情况。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通常需要手术切除。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鼻腔进入颅内进行操作,这可能会导致颅底的骨质和脑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术后这些损伤没有完全愈合,脑脊液就可能会从缺损处渗漏出来,形成鼻漏。
垂体瘤术后鼻漏的主要症状是鼻腔内有清澈或淡黄色的液体流出,液体可能会在低头、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时增多。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
如果出现垂体瘤术后鼻漏,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鼻腔检查、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以确定鼻漏的原因和程度。
治疗垂体瘤术后鼻漏的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鼻漏量较少、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包括卧床休息、避免用力、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鼻漏量较大,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修复颅底的缺损。
垂体瘤术后鼻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但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都能够痊愈。患者在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外伤,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复查。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