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巴瑞特食管,又称为巴瑞特食管炎,是一种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损伤,常见于长期胃酸反流的患者。它通常由于胃酸倒流进入食管,刺激和损伤了食管黏膜,导致了炎症和细胞的改变。
巴瑞特食管一般是由长期的胃酸反流所致。胃酸反流是胃部中的胃酸和消化酶倒流或逆流进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损害。长期的胃酸反流会逐渐导致食管黏膜细胞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巴瑞特食管。这种细胞变化增加了患者患上食管癌的风险。
巴瑞特食管的症状主要包括胸痛、吞咽困难、食管灼热感、胃酸反流和上腹不适等。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是在进行胃镜检查时被发现患上了巴瑞特食管。
对于巴瑞特食管的治疗,首先要控制胃酸反流。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减轻体重,避免诱发胃酸反流的食物,以及服用抗酸药等。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巴瑞特食管是一种常见的胃食管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和及时治疗。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定期的随访和胃镜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时发现并防治可能的并发症。同时,预防胃酸反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避免过度饱餐和吸烟等方式来预防胃酸反流,减少巴瑞特食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