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芳艳 主治医师 助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肛肠外科
上大便肛门有点痛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痔疮、肛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具体解析如下:
1.痔疮:内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多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有时为滴血或射血。长期反复的便血可引起贫血,严重时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
2.肛裂: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常发生于肛门后、前正中,以肛门后部居多,在排便时,肛裂裂口内神经末梢受刺激,引起肛管内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疼痛刺激使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导致持续性疼痛,然后,可能会有少量鲜血排出。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一般为单个或多个,多位于直肠下段,大便时可脱出肛门外,呈鲜红色,无疼痛,便后可自行缩回。
4.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也可出现大便带血。
总之,上大便肛门有点痛出血的原因较多,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