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 王景峰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主任,心律失常中心主任 谢双伦 教授
73岁的严姨因反复心悸前往医院就诊,并于日前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了一台“特殊的手术”——该院王景峰教授、谢双伦教授团队在为其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房扑情况“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在团队的坚持和奋战之下,这台耗时7个半小时的手术终于将反复困扰严姨3年的房扑终止。
两次射频消融后心脏已有多处瘢痕,
七旬患者心悸不止赴穗求医
据严姨介绍,她在3年前因确诊阵发性心房颤动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1年多,严姨再次因为心悸在当地医院复诊,心电图提示出现了房扑,当地医院认为房扑与上次射频消融所形成的瘢痕相关,因此又为其进行了“房扑射频消融术”。
1个月前,心悸的症状又再次“找上门来”,多种药物治疗无效。心电图提示,严姨的房扑又复发了,心室率达120-140次/分。几经打听,严姨慕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严姨了解到,在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带领下,该院心律失常团队对于复发性房颤/房扑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这也为她彻底摆脱“心悸”带来了希望。
据谢双伦教授介绍,对于像严姨这样已经进行过两次射频消融并复发的患者来说,由于其心房可能遗留多处手术瘢痕,房扑折返机制会十分复杂。
一边是效果不佳的保守治疗,一边是过程复杂、风险较大的介入手术,考虑到严姨已经出现心脏增大,久而久之还会引起心功能不全的严重后果,团队经过充分讨论和与家属商量后,决定在王景峰教授指导下,由谢双伦教授为患者实施第三次射频消融,并在术前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团队坚守七个半小时解决了“顽固”的房扑
手术如期进行。谢双伦教授在为严姨进行了详细的左房基质标测后,发现严姨的左下肺和右上肺、右下肺的肺静脉电位均恢复(复发的根源之一),前壁有大面积瘢痕区。手术团队将严姨左右肺静脉电位重新隔离,并判断其为二尖瓣峡部依赖的房扑,进行了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
手术进展顺利,房扑一度终止。然而,另外一种新的房扑突然又出现了:新的房扑周长和顺序开始不断变化,确认心律失常关键环路十分困难。
此时手术已进行了五个小时。
“我们全都坚守在那里(手术台上),多次细心研究折返路径,始终不放弃。”经过手术团队的精密配合,终于标测出严姨的情况是房扑折返在左右两房之间。
机制明确,剩下的就是“有的放矢”。团队在右肺静脉顶部巩固消融后,房扑骤然终止。
“房扑终止的一刹那,所有的疲倦和艰辛都一扫而空。”谢双伦教授说道,最终手术历时约7个半小时,结束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点半。经过数天的观察和治疗,严姨的各项生命体征均良好,已于近期出院。
复杂心律失常治疗首选为导管消融治疗,
这个团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王景峰教授指出,复杂心律失常,如外科术后房颤/房扑、复发的房颤/房扑,其机制多为手术所产生瘢痕介导的折返性心动过速,也可能有心外膜机制参与。发作时心室率一般较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除了心悸症状明显外,还会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和窦性停搏。其治疗首选是导管消融治疗,但这需要经验丰富的心电生理医师和团队的支持。
近年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律失常团队致力于开展新技术和疑难手术。该院团队介绍,复杂心律失常由于手术风险大、整体成功率不高,是领域内的难点。
“但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手术技巧,精心钻研,团队对每一例复杂病例均进行详尽的术前术中分析、谨慎的术中操作,以及贴心的术后管理,为许多备受复杂心律失常煎熬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专家简介】
王景峰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首届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心律学会委员(FHRS)、《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副总编辑等。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多项重点项目,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
谢双伦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律失常专科主任。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山大学逸仙优秀医学人才,第四届羊城青年好医生。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Hospital of Asklepios Klinik St.Georg, Hamburg, Germany及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访问学者。兼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心电学组、心房颤动工作组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及心律失常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心律学会(CHRS)青年委员,广东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擅长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诊断及治疗,尤其在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复杂房扑、室早、室速,室上速等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通讯员:黄睿、张阳、陈煜阳)
-
-
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多久出院
心房颤动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它是一种微创手术,多数情况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住院的平均时间大约在5到7天左右,但具体的住院时间也有一些个体性的差异主要与患者年龄、心脏功能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的内科疾病等多种因... 详细»
-
-
房颤射频消融术适应征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对于房颤的治疗,除了药物和手术疗法以外,还有多种物理疗法以及运动康复疗法,这些治疗对患者的刺激比较小,并且治疗效果良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讨论房颤的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术在临床上比较适合的人群和... 详细»
-
-
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并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一般人的心跳都是很有规律性的,并且每分钟持续能够在60到100之间浮动。但是对于房颤患者,心跳不仅失去规律性,并且心跳频率浮动能到达300到60... 详细»
-
-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搏怎么办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搏的处理包括以下几点:1.了解早搏的类型:早搏分为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是指源自心房或房室结的早搏,室性早搏是指源自心室的早搏。根据早搏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2.观察早搏... 详细»
-
-
【中国房颤日】房颤如何根治?揭开房颤射频消融的神秘面纱
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的心脏收缩是先有心房的收缩,把血打到心室里面,心室再收缩,把血打到肺里面的一个过程。房颤就是心房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收缩的功能,跳动完全紊乱的情况。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