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内分泌科
当人体进食含有大量脂肪的食物后,肠道会吸收这些脂肪,并将其与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结合,形成乳糜微粒。这些乳糜微粒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出现乳白色或混浊的外观,这就是乳糜血。
乳糜血是一种血液异常,也被称为脂血或乳糜状血浆。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很低,呈淡黄色透明状。当乳糜微粒在血液中大量存在时,血液就会变得混浊,类似于牛奶或米汤的外观。
乳糜血的形成与饮食密切相关。当人们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脂肪、奶油、奶酪等,肠道会将这些脂肪吸收进入血液。乳糜微粒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它们的体积较大,无法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在血液中形成乳糜微粒血症。
除了饮食因素外,某些疾病也可以导致乳糜血的发生。例如,胰腺炎、胆管炎、原发性高脂血症等疾病会影响脂肪的代谢和转运,导致乳糜微粒在血液中积累。此外,某些药物的使用,如噻嗪类利尿剂、贝特类降脂药等,也可能引起乳糜血。
乳糜血的存在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和氧气供应,导致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此外,乳糜血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为了预防和治疗乳糜血,应该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食物。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此外,适量的运动和控制体重也是预防乳糜血的重要措施。
如果已经出现了乳糜血,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药物治疗、饮食控制或手术等方法来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恢复血液的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