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饱是很多人相信并且坚持着的一个养生原则,实际上是有一定道理的。长期吃得太饱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进而引发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痛风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还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造成消化不良、胃炎、胃糜烂、胃溃疡、肠梗阻、便秘等问题。七分饱是指胃部没有完全被食物填满,但是对食物的热情已经下降,不感觉饥饿,没有想要进食的欲望,七分饱对于肠胃消化吸收来讲是最有利的,第二餐之前也不会提前饿。所以吃饱不如吃好,做好这5点,吃到七分饱。
1、少吃主食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含有大量的热量。想吃七分饱,就要少吃一些主食,尤其是精细的粮食,不然很容易吃撑。同时适当地增加主食中粗粮的比例,粗粮有非常好的饱腹感,而且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还能抑制身体对高碳水化合物的渴望,其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将肠道中所堆积的垃圾带出体外,对肠胃健康有好处。
2、多吃蔬菜
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不仅热量低,而且具有较强的饱腹感,同时水分及维生素含量丰富,营养又健康。不过淀粉含量高的蔬菜热量也会较高,不要摄入太多。可以在饭前喝一碗蔬菜汤,能提高饱腹感,正餐时也不会因为饥饿而摄取过多的食物。
3、降低吃饭速度
胃部饱胀的信号反馈到大脑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吃饭速度太快,大脑“跟不上”动嘴的速度,当大脑发出停止进食的指令时,往往已经吃撑了,所以最好降低吃饭的速度,等一等大脑。而且快速吃饭一般无法完全咀嚼食物,容易增加肠胃的负担,细嚼慢咽既可以带来更强的饱腹感,也有助于营养的吸收,还能减少鱼刺卡喉、果核窒息等问题发生的几率。
4、调整进餐顺序
进食顺序最好遵循营养丰富饱腹感强的食物放前面、热量高营养低的放后面的原则,同时可以先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再吃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样进食比较容易得到满足感,进而达到控制食量的目的。如果先吃不喜欢的食物,即使已经吃饱,也不会满足,通常会额外摄取喜欢吃的食物。
5、不要都吃光
光盘原则是为了防止浪费,但是都吃光这种想法很容易导致吃撑,可以将剩菜剩饭按照“剩荤不剩素”的原则进行处理,妥善保存,避免变质,等到下一顿再吃,既能避免浪费,也可以防止吃撑。
-
-
怎样才能吃饭吃到七分饱?教你7个方法,帮你控制食量
很多人都知道每顿饭吃到七八分饱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确保到七八分饱,其实,控制食量也是有方法的,若持续吃太饱,无法正常消化,可能会影响胃部功能,进而消化系统健康失去保障。因此,要知道怎样的... 详细»
-
-
肝病饮食,除了吃饭七分饱,还有2点要注意,肝脏少“受累”
肝脏疾病一旦出现,除了积极配合治疗之外还应该从饮食这方面入手调整身体,这样才能够让疾病更快好转。部分肝脏疾病患者在饮食过程中会坚持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基本上每顿饭都是吃到七八分饱的,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消化... 详细»
-
-
为何肝病患者吃饭只能吃“七分饱”?可从2方面分析,不妨看看
在肝脏疾病出现后要根据其类型,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提高肝脏功能,保护肝脏细胞,才能避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健康。许多人除了规范用药,还会在饮食这方面掌握细节,每顿饭只吃七八分饱,避免摄入过多食... 详细»
-
-
七分饱应该是啥样的?吃撑了有哪些影响?看这里
饮食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身体的健康情况,很多人平时采取了不合理的饮食方法,或多或少会让身体负担加重,这样疾病找上门来之后有可能会让寿命缩短。因此想要更加健康,同时保持消化系统良好状态,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