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兮恒 主任医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人工呼吸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可在呼吸突然停止或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帮助人维持呼吸。在进行人工呼吸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牢记,以确保救护行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首先,进行人工呼吸时要确保环境安全。救护者需要确保自己和受援者的安全,避免在危险的环境中进行救护行为。如果救护者对救援环境不确定,应当先移动受援者到安全区域。
其次,要正确判断受援者的呼吸情况。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需要检查受援者是否还有自发呼吸。最常见的方法是观察胸部的起伏和听听受援者口鼻处是否有呼出气体的声音。如果受援者没有呼吸,即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再者,选择正确的呼吸方法。人工呼吸包括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两种方法,救护者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口对口呼吸要注意保持呼吸通畅,口对鼻呼吸要确保鼻孔不被堵塞。
最后,要控制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在进行人工呼吸时,不要用过大的力量吹气进入受援者的口腔,以免损伤受援者的肺部。同时,要控制呼吸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分钟进行10到12次人工呼吸。
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项,进行人工呼吸时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洁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救护者应当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进行口腔清洁,同时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如面罩或嘴对嘴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风险。
总之,人工呼吸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技术,救护者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当严格遵守各项注意事项,确保救护行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建议救护者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相关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