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泥沙样结石是一种比较小的结石,通常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这种结石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胆囊结石:
-胆囊炎:泥沙样结石可能会刺激胆囊黏膜,导致胆囊炎的发生。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胆囊穿孔和腹膜炎等并发症。
-胆囊癌:长期的胆囊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胆囊黏膜发生癌变,形成胆囊癌。胆囊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胆绞痛:当结石在胆囊内移动时,可能会引起胆绞痛,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
2.胆管结石:
-胆管炎:泥沙样结石可能会排入胆管内,导致胆管炎的发生。胆管炎会引起高热、寒战、黄疸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胆管穿孔和败血症等并发症。
-胰腺炎:胆管炎可能会导致胰液排出不畅,引起胰腺炎。胰腺炎会引起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胰腺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
-肝功能损害:长期的胆管炎症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
总之,泥沙样结石虽然比较小,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如果发现有泥沙样结石,应及时就医,根据结石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