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宜兵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消化脾胃科
67岁的黄姨,当天下午及晚上突然出现全腹剧痛,随后解暗红色血便3次,由家人送至医院就诊。次日上午,黄姨做了肠镜检查,发现降结肠、乙状结肠充血、水肿、淤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诊断为缺血性肠炎。“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肠梗死,就必须立即手术治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科康宜兵主任中医师介绍。幸运的是,在他的指导下,经过禁食、抗炎、改善循环、修复肠粘膜、中药等治疗,黄姨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我平时身体一直都很好,为什么会得缺血性肠炎呢?”黄姨很困惑。下面就跟大家聊聊缺血性肠炎的那点事儿。
定义—肠子也会有缺血
缺血性结肠炎是结肠缺血引起的一种疾病,即由于某些原因引起某一段结肠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多见于左腹部结肠,尤其是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为主,大约占80%。我国90%的缺血性肠炎患者为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这些患者常常伴发一些基础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为了明确病因,进一步的检查发现陈姨的血脂偏高,颈部动脉彩超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并软斑块形成。
症状—剧烈腹痛又便血
缺血性肠炎主要为突发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典型症状为腹痛,多位于左下腹,为突发性绞痛,进食后会加重。腹痛时多伴有便意;部分患者可在24小时内排出与粪便相混合的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其他症状有胃口差、恶心、呕吐、低热等。结肠镜检查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的急诊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可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阶段,同时可以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肠镜下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淤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病变部与正常肠段之间界限清晰。
治疗—出血不用止血药
其他疾病引起的便血,一般需要立即止血治疗;但缺血性肠炎的治疗则相反,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改善循环,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其他的治疗还包括禁食、静脉营养、应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治疗心血管系统原发病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腹部触痛加重,出现肌紧张、反跳痛、体温升高及肠麻痹,表明有肠梗死,需立即行手术治疗。
调护—日常防护是基础
病程早期,由于肠黏膜损伤程度较重,常须禁食3-5天。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患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少油脂的低盐、流质、半流、软食等饮食,进食速度宜慢,温度适宜,不吃生冷、过硬、辛辣食物。
平常注意规律的生活起居,避免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尽量避免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品。此外,还应适度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室内外运动。
-
-
缺血性脑卒中如何急救?
脑卒中是导致我们国家居民死亡排名第一位的疾病,脑卒中它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主要是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卒中,缺血性卒中是指血管堵塞而导致血液不能进入颅内,引起相应的脑组织缺血的状态,从而引起... 详细»
-
-
缺血性骨坏死的治疗
股骨头坏死这种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多发病。目前为止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一些药物或者是一些物理的措施,只能使股骨头坏死的这项疾病疼痛得到缓解,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手术置换,... 详细»
-
-
2018缺血性卒中指南
缺血性脑卒中的别称是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是脑病中常见的疾病,其危害更为严重,它会影响到更多的病人朋友,损害人的大脑健康,引起病人的大脑不适,同时伴有头晕或头痛等不良的症状。每个朋友都需要警惕缺血性脑卒... 详细»
-
-
脑缺血性改变严重吗
严重脑缺血性改变比较严重,通常是患者有比较严重的大脑动脉硬化,甚至大脑动脉斑块形成,导致大脑动脉供血不足,这样的患者可能会反复头昏,头晕等脑缺血,脑供血不足的症状。进一步去医院做头颅CT或者大脑MR检... 详细»
-
-
如何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轻重 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包括哪些?
缺血性脑卒中并不是都非常严重的,如果发病症状轻或发现与治疗及时,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还是比较理想的。那么,如何来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轻重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