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脑出血,又称为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至40%。以下是一些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2到4周,避免情绪激动及血压升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氧。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24到48小时,之后酌情给予鼻饲。
2.控制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到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到3周或更长。可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白蛋白等药物降颅压。
3.调控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一般应低于180/105mmHg。如果患者病情稳定,且没有进行溶栓治疗,可于发病数天后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
4.止血和凝血治疗:对于有凝血障碍引起的脑出血,如使用肝素和华法林等药物,可使用维生素K、新鲜冷冻血浆等。如果是由于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则不推荐常规使用止血药物及抗纤维蛋白溶解剂。
5.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内镜血肿清除术都是常用的手术方法。此外,对于脑室出血患者,还可行脑室外引流术。
6.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总之,脑出血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