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腹水是一种临床症状,指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过量积聚。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当液体量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的出现通常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导致腹水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静脉回流受阻等,会导致静脉压升高,使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渗出到腹腔,形成腹水。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会导致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引起胶体渗透压降低,使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渗出到腹腔,形成腹水。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衰竭等,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腹水。
-腹膜疾病:如结核性腹膜炎、腹腔恶性肿瘤等,会导致腹膜的炎症反应或肿瘤细胞浸润,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腹水。
-营养障碍性疾病: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B1缺乏症等,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引起腹水。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腹水。
-其他:如结缔组织病、黏液性水肿等,也会导致腹水。
腹水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腹水的量和速度。如果腹水的量比较少,速度比较慢,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腹水的量比较多,速度比较快,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
如果出现腹水,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腹腔穿刺放液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