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小儿内科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母乳喂养不当导致的。通常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4~7天达到高峰,2~4周后逐渐消退。少数患儿可延长至10周。母乳性黄疸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皮肤、巩膜发黄: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可出现在全身皮肤和眼白部分。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为面部和颈部皮肤轻度黄染,重者可波及躯干、四肢及手足心。
2.食欲下降:患儿可能会出现吃奶减少、吐奶、腹胀、腹泻等表现,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3.精神状态改变:患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睡眠不安等表现,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
4.其他症状: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但一般不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肝脏损伤,也不会影响智力发育。如果宝宝出现了上述症状,家长可以先暂停母乳喂养1~2天,观察黄疸是否减轻。如果黄疸减轻,说明可能是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黄疸没有减轻,或者出现了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