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小儿内科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通常在出生后的1-2天内出现,随后在出生后一周内逐渐消退。母乳性黄疸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喂养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较弱,加之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升高,从而引发黄疸的发生。
其次,母乳性黄疸通常呈现出较为轻度的黄疸症状,皮肤、巩膜等部位呈现出明显的黄色。与其他类型的黄疸相比,母乳性黄疸的症状较为轻微,一般不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影响。
另外,母乳性黄疸通常是暂时性的,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一周内逐渐减轻,并最终消退。因此,对于大部分患有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来说,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措施,只需注意观察黄疸的变化即可。
最后,母乳性黄疸的诊断需要通过医生的专业检查和观察,排除其他类型的黄疸。在确诊为母乳性黄疸之后,家长需要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并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复查。
总的来说,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相对较为常见且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的黄疸类型。对于大部分患有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来说,只需保持充足的母乳喂养和定期观察即可,不必过分担心。当然,在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求助,以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
-
母乳性黄疸检查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3-5天开始出现,7-10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母乳性黄疸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表现:医生会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和眼睛是否出现黄色,以... 详细»
-
-
生理性黄疸还是母乳性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通常在出生后几天内出现。它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在大多数情况下,黄疸是生理性的,会在几周内自然消退。然而,有时黄疸可能与母乳喂养有关,被称为母乳性黄疸。生... 详细»
-
-
黄疸母乳性要停母乳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轻度黄疸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而中度或重度黄疸则可能需要暂停母乳喂养一段时间,并密切观察黄疸变化。如果婴儿的黄疸程度较轻,且总胆红素水平低于15mg/dl,一般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在这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