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心理科
精神疾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可能让人担心她的孩子或孙子是否会继承这种疾病。然而,科学研究显示,精神疾病的遗传关系并不是绝对的。
首先,精神疾病的遗传因素是复杂的。虽然一个人患有精神疾病,其子女或后代患病风险会增加,但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会患病。遗传因素只是精神疾病发病的一个方面,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会对疾病的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现代遗传学研究显示,精神疾病可能不仅仅是单基因遗传的结果,还可能与多基因遗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发育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关。因此,即使父母之一患有精神疾病,也未必意味着后代一定会患病。
最后,即使家族中有人患有精神疾病,也不意味着后代就注定了同样的命运。科学认为,积极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调节能力,以及适当的治疗都可以降低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后代的健康不应该只与家族史挂钩,也取决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虽然遗传因素会对疾病发病产生影响,但人们不必过于担心。关键在于,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加强心理健康意识,积极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