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梅核气,中医病证名,是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西医学称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以情志不畅,心情抑郁时多发。
一、病因
1.情志不畅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之经脉循行上逆,结于咽喉;或肝郁脾滞,津液不得输布,凝聚成痰,痰气结于咽喉,故咽部如有物梗阻感。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古今医鉴·梅核气》亦指出:“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乃成厉痰郁结,致斯疾耳。”
2.饮食习惯
长期吸烟、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损伤脾胃,聚湿生痰,气机不利,痰气互结,停聚于咽,亦发本病。
3.其他
食管反流病、慢性扁桃体炎、颈椎病等也可能导致咽部异物感。
二、诊断
1.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梅核气主要依靠症状和舌脉。梅核气的主要症状为咽部异物感,或如有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此外,还伴有胸胁胀满、嗳气呃逆、心烦失眠、咽干口渴等症状。
中医将梅核气分为肝郁气滞、痰气互结、阴虚火旺等证型,不同证型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2.西医诊断
西医诊断梅核气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和相关检查。梅核气的主要症状为咽部异物感,或如有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
此外,还伴有胸胁胀满、嗳气呃逆、心烦失眠、咽干口渴等症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喉镜、食管钡餐透视、颈部X线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咽部异物感的疾病。
综上所述,梅核气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用嗓,注意饮食调理,以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