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便秘、腹部胀气等症状。诊断慢性结肠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诱因等。这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患有慢性结肠炎。
其次,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触诊腹部、听诊肠鸣音等,以及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体重变化情况。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慢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规的血液检查可以了解炎症指标、贫血情况等。粪便常规检查可以排除感染性结肠炎,并了解便秘或腹泻的原因。另外,特殊的血清学检查,如抗体检测、丙种球蛋白水平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慢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腹部超声、CT或MRI等检查来了解结肠的病变情况,如黏膜炎症、息肉、溃疡等,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结肠疾病。
最后,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信息,医生可以做出慢性结肠炎的最终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患有慢性结肠炎的患者应密切关注疾病的进展情况,接受规范的治疗和定期的随访,以减轻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