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多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代谢、分解毒素、储存能量等。然而,当肝脏发生功能紊乱或受损时,就会导致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慢性肝衰竭是指肝脏在长期受损、失活或缺血缺氧状态下,渐渐丧失正常功能。而急性肝衰竭则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性肝病,表现为肝功能急剧恶化。
无论是慢性还是急性肝衰竭,患者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黄疸症状。黄疸是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害,导致胆红素无法排泄,从而在皮肤和黏膜中沉积,使得皮肤和眼球呈现黄色。因此,黄疸成为了诊断肝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水等症状。急性肝衰竭的病情进展迅速,病人可能出现昏迷、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肝功能衰竭患者,及时的治疗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等。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还需要进行肝移植等手术治疗。但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
综上所述,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预防,保护肝脏健康,同时在发现疾病迹象时及时就医,进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