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注意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以及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变化。
2.体位护理: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来说,头部可以适当抬高,以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
3.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对于需要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要做好相应的护理。
4.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按时更换敷料,注意观察有无渗血、感染等情况。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动作,防止伤口裂开。
5.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同时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6.饮食护理:在患者恢复进食后,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逐渐增加营养。避免过度进食和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7.活动与康复: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以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和康复训练,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同,术后护理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护理。如果对术后护理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或护理人员沟通。同时,患者和家属也要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
-
颅内动脉瘤症状
颅内动脉瘤是指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的局部扩张,通常是由于动脉壁的血管壁薄弱或者局部的血管壁损伤所致。颅内动脉瘤多数是无症状的,但在部分病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需要引起重视。颅内动脉瘤症状通常包括... 详细»
-
-
颅内动脉瘤出血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如果动脉瘤体积较小,未发生... 详细»
-
-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颅底动脉瘤是发生于颅体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它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其发病年龄段多在40~60岁之间。而要诊断颅底动脉瘤,则需要根据发病的原因,相应的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等综合诊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