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清宏 主任医师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导致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针灸穴位:
1.阿是穴:即疼痛部位的穴位,可直接刺激病变关节,缓解疼痛和肿胀。
2.曲池穴:位于肘部,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3.足三里穴:位于腿部,可调节脾胃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4.阳陵泉穴:位于膝部,可疏通经络、祛风除湿。
5.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6.风池穴:位于颈部,可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治疗方案。同时,针灸治疗也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