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心理科
狂躁症,也称为躁狂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其特征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言语活动增多、夸大观念及夸大妄想、睡眠减少、食欲增加、性欲亢进、交感神经兴奋等症状。
目前,狂躁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因素等都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1.遗传因素: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狂躁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一级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
2.神经生化因素:
-神经递质功能异常: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可能与狂躁症的发病有关。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亢进或平衡失调,都可能导致情绪的异常波动。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的功能亢进,可能与狂躁症的发病有关。
3.心理社会因素:
-生活事件:生活中的一些应激性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家庭纠纷、失恋、离婚、亲人离世等,可能成为狂躁症的诱发因素。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的环境中,可能会增加患狂躁症的风险。
-性格因素:某些个性特征,如外向、开朗、乐观、自信、自尊心强、思维活跃、追求完美等,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加患狂躁症的风险。
总之,狂躁症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狂躁症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预防疾病的复发。
-
-
狂躁症的诊断
狂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情感障碍,通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情绪易激动、活动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要确诊狂躁症,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狂躁症常常伴随着... 详细»
-
-
精神狂躁症症状
精神狂躁症,又称躁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以及睡眠需求减少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精神狂躁症症状:1.情绪高涨: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兴奋、愉快和乐观,情绪变化快速且不稳定,... 详细»
-
-
狂躁症的治疗
狂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夸大观念及夸大妄想等症状。治疗狂躁症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狂躁症的首选方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