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截瘫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通常导致下肢或全身瘫痪。截瘫的恢复症状因人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1.感觉恢复:患者可能会逐渐感觉到下肢的刺痛、麻木或其他感觉。这是神经功能开始恢复的迹象之一。
2.肌肉力量增强:患者可能会发现下肢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抬腿、弯曲膝盖等。
3.反射恢复:一些反射,如膝跳反射,可能会逐渐恢复。
4.大小便控制改善:患者可能会逐渐恢复对大小便的控制能力。
5.平衡和协调能力改善: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逐渐提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站立和行走练习。
需要注意的是,截瘫的恢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和配合。在恢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疼痛、肌肉痉挛、感染等。因此,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
-
截瘫怎么锻炼
截瘫对患者的生活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想让高位截瘫患者像普通人一样站立,通过锻炼恢复到正常状态,其实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如此,还是患者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身体的肌肉和骨骼不萎缩僵化... 详细»
-
-
高位截瘫痉挛
高位截瘫痉挛是一种由于高位脊髓损伤导致的肌肉痉挛状态。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部位,导致肌肉过度紧张和不自主收缩。高位截瘫痉挛的原因是脊髓损伤后,大脑失去了对脊髓反射弧的抑制作用。脊髓反射... 详细»
-
-
什么是截瘫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造成截瘫的原因主要包括外伤,如脊柱骨折、脱位等、脊髓炎症、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变等。截瘫可以分为部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