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清宏 主任医师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就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会引起痛风、肾脏损害等并发症。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治疗非常重要。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控制: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2.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3.控制体重: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4.限制饮酒: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应限制饮酒。
5.规律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二、药物治疗
1.别嘌醇:通过抑制尿酸合成来降低尿酸水平。
2.非布司他:也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适用于别嘌醇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
3.苯溴马隆:通过促进尿酸排泄来降低尿酸水平。
4.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的溶解度,防止尿酸结晶形成。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三、其他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一些中医方法,如针灸、艾灸、中药等,可能对降尿酸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定期监测: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降尿酸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能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预防痛风的发作,如避免受寒、过度劳累、感染等。如果尿酸水平持续升高或出现痛风发作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