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心血管外科

甲减性心肌病

来源:医联媒体

甲减性心肌病是一种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心肌病,是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甲减性心肌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腺体之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会导致全身新陈代谢减慢,包括心肌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减弱,最终会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受损。

因此,甲减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心悸、水肿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诊断甲减性心肌病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手段。甲状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治疗甲减性心肌病主要是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和对心脏症状的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及时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心肌细胞的功能,减轻心脏负担,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于心功能减退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应用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来控制症状,甚至需要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或心脏移植等治疗手段。

总之,甲减性心肌病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心脏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