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很多时候需要通过支架植入来治疗。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放支架才是比较好的选择呢?
1.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该立即就医。
2.心肌梗死的诊断:医生会通过心电图、血液检测等方法确认患者是否患有急性心肌梗死。
3.是否需要进行支架植入: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而且患者的心肌功能已经受损,那么就需要考虑放置支架来扩张狭窄的血管。
4.放支架的时间窗口:根据临床指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在发病后的12小时内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心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5.放支架的风险:虽然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也存在出血、血栓形成、感染等风险。因此,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结合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进行手术。
总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需要放置支架,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及时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心肌,降低死亡率,但手术风险也需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