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霞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科
火疖子,又称疖肿,是一种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当皮肤表面的微小创伤如划伤、蚊虫叮咬、粉刺等导致细菌进入毛囊时,就可能引发感染。如果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皮脂分泌过多:皮脂是一种天然的润滑剂,有助于保持皮肤的湿润。然而,当皮脂分泌过多时,它可能会堵塞毛囊,导致细菌滋生。这种情况常见于油性皮肤的人,尤其是在青春期和激素水平波动时。
3.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勤洗澡、不更换贴身衣物、不注意清洁皮肤等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此外,与他人共用毛巾、梳子等个人用品,也可能导致细菌传播。
此外,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如在炎热的夏季进行剧烈运动或在湿热的环境中工作,会导致皮肤大量出汗,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此外,某些疾病或身体状况,如免疫缺陷、肥胖、吸烟等,也可能增加疖肿的发病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火疖子虽然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留下疤痕等问题。因此,一旦发现火疖子,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挤压火疖子等,也有助于预防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