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尤长宣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门诊
化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式,它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破坏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尽管化疗对癌细胞有很好的疗效,但它也会对正常的白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白细胞水平下降。
白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侵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白细胞低的情况被称为白细胞减少症,这会让患者容易感染疾病,甚至可能发生严重的感染并危及生命。
化疗会导致白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影响了骨髓的功能,骨髓是产生血液细胞的重要器官。在接受化疗之后,骨髓的产生能力可能会减弱,导致白细胞数量下降。白细胞水平的下降可能会在化疗开始后的7-14天内出现,通常会在停止治疗后数天到数周内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白细胞低的症状包括发热、咽喉痛、咳嗽、和其他感染迹象。如果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咨询。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人多的地方,或者给予白细胞生长因子的治疗来促进白细胞的恢复。
为了降低白细胞低的风险,医生在进行化疗前会对患者进行白细胞计数,根据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尽量避免受到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化疗后白细胞低是一个常见的副作用,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预防,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对患者的影响。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应该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及时报告任何身体不适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