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祥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口腔科
颌下腺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发生在颌下腺导管内,会导致唾液分泌受阻,引起颌下腺肿胀、疼痛等症状。手术是治疗颌下腺结石的常见方法之一,但有些患者在术后可能仍然会出现症状。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颌下腺结石手术的目的是去除结石,恢复唾液的正常分泌。然而,手术本身可能会对颌下腺和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的创伤,导致术后短期内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肿胀、疼痛、口干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术后逐渐减轻,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其次,即使结石被成功去除,颌下腺的功能可能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颌下腺结石的形成可能与颌下腺的慢性炎症、导管狭窄等因素有关,这些问题可能在手术前就已经存在,并且在术后仍然可能持续存在。此外,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颌下腺的导管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唾液的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术后症状的持续。
另外,术后的护理和恢复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等。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肿胀和疼痛。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术后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患者对术后症状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总之,颌下腺结石术后仍有症状是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可能与手术创伤、颌下腺功能受损以及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症状的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