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小儿内科
小儿肠套叠,又称为婴儿肠套疫,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梗阻情况,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肠套叠是指小肠的一段向另一段滑进,类似于折叠的望远镜,导致肠道的堵塞和血液流通不畅。在小儿中,最常见的是回肠套叠,即小肠与大肠相连的部分发生堵塞。
肠套叠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有一些可能的因素会增加儿童患肠套叠的风险,例如肠道感染、吃奶粉或含有过多乳糖的饮食、使用过多抗生素等。研究还发现,婴儿的输液过多、肠道发育不良等情况也可能引起肠套叠。
患有肠套叠的婴儿通常表现为剧烈的腹痛,不断地高声哭叫,有时还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在腹部触摸时,可以感觉到腹部一块硬硬的地方,有时还会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肠套叠还会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肠套叠通常需要进行腹部X光、超声波等检查。一旦确诊,通常需要立即进行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导管或气囊等方式将套叠的肠道复位,恢复正常血液循环。如果复位失败,或者患儿情况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肠套叠,首先是避免患上肠道感染,保持肠道的卫生,定期为婴儿进行疫苗接种等。此外,也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时治疗感冒等常见疾病,保持肠道的健康。
总的来说,小儿肠套叠虽然常见,但一旦发现及时就医,通常能够有效治疗。同时,家长们也要加强对儿童的健康管理,预防肠套叠的发生。
-
-
肠套叠呕吐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它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2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肠套叠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呕吐、便血和腹部肿块。一、呕吐... 详细»
-
-
肠套叠拉稀
肠套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肠道疾病,通常在2岁到6岁的儿童中发生。它是由于小肠或大肠的一部分突然向另一部分滑移,导致肠道被挤压和堵塞的疾病。肠套叠可能导致剧烈的腹痛、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肠... 详细»
-
-
肠套叠的症状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疾病,通常发生在4个月至24个月大的婴儿身上。它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相邻的肠管内,导致肠道阻塞和血液循环受阻。如果不及时治疗,肠套叠可能会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了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