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小儿内科
溶血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是因为孩子的血液中出现了溶血现象,导致大量的胆红素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导致黄疸的出现。
溶血性黄疸通常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几天内,是由于母体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引起的。如果母体是Rh阴性血型,而胎儿是Rh阳性血型时,母体的免疫系统会将胎儿的血液视为异物,产生抗体攻击胎儿的红血细胞,导致红细胞溶解,释放大量的胆红素进入血液中,从而引起黄疸。
出生后的溶血性黄疸通常会在几天到几周内自行缓解,但在某些情况下,黄疸可能会变得严重,需要及时治疗。因此,如果宝宝出生后出现黄疸,家长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黄疸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治疗溶血性黄疸通常包括光疗和输血等方法。光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新生儿暴露在特殊的蓝光下,可以帮助将体内过多的胆红素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缓解黄疸。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以帮助宝宝排出体内过多的胆红素。
为了预防溶血性黄疸的发生,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接受血型检查,并了解自己的Rh血型。如果母亲是Rh阴性血型,而父亲是Rh阳性血型,那么在怀孕后期和分娩后,可能需要接受Rh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预防溶血性黄疸的发生。
总的来说,溶血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缓解,但家长们仍然需要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就医进行治疗。预防溶血性黄疸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型并如果有必要接受相关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