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作为重要的听觉器官,能帮助感知外界的声音,及时规避危险。而耳朵里的分泌物——耳屎,常常被我们忽略了它的重要作用。
耳屎,医学上称之为“耵聍”,是由耳道里分泌的油脂与掉落的皮屑和灰尘等混合而成的。耳屎具有杀菌的功效,在某些程度上能防御外界细菌入侵,起到保护耳道的作用,同时还能润滑保湿耳道,使耳道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减少外界刺激,避免耳朵出现干痒等不适的症状,而根据分泌物属性的不同将耳朵分为“糠耳”和“油耳”。
一、油耳是病吗?
部分人的外耳道分泌的油脂比较多,导致耳屎的湿度比较高,粘性比较强,当这些黏糊糊的耳屎充满外耳道时,就会形成油耳。
有调查发现,油耳人群中,患有狐臭的概率比糠耳人群高,然而实验结果表明,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油耳与狐臭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油耳并不会引起狐臭。
一般情况下,油耳不仅由基因和个人体质决定,还与后天潮湿的生活环境有关,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人体健康无关,无需过度担心,也不用因为油耳感到自卑。
二、耳朵出现3种情况得治
1、耳朵发炎
耳朵发炎,一般是指中耳或者外耳发炎,最常见的是中耳炎。耳朵进了不干净的水或是上呼吸道感染都会引发中耳炎,常表现为耳朵发闷、耳朵流脓等症状。
治疗中耳炎需要清理干净外耳道的分泌物,再滴入药水,并配合服用消炎药。平时应该多注意不要让不干净的水进入耳朵,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耳朵发炎。
2、听力下降
耳朵听力出现下降,是由于听觉器官功能性或传导通路器质性发生病变导致听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能够导致听力下降的疾病,有外耳道异物、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真菌病、慢性胆脂瘤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梅尼尔病、突发性耳聋等。出现听力下降时,需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明确病因,方便对症治疗。
3、外耳道耵聍栓塞
根据耵聍所在的位置和栓塞程度的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相同。外耳道耵聍完全栓塞会引起听力下降,若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或鼓膜,可能会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导致反射性咳嗽,以及引起耳鸣和眩晕的症状。
油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想象,无需因油耳感到自卑,平时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注意耳朵卫生,出现外耳道耵聍栓塞、耳朵发炎、听力下降等问题时,应及时就医诊治。
-
-
耳朵油会有耳屎吗
首先肯定的是有耳朵肯定会有耳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粘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成薄片状,有的病人如粘稠的油脂,俗称油耳,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 详细»
-
-
油耳朵会不会遗传
油耳朵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就是外耳道里面有油性的耵聍,在清理的时候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而且容易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比如可能会出现耳道异物感、闷塞感,比较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油耳朵确... 详细»
-
-
油耳朵症状都有什么
油耳朵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这种情况有个体差异,一部分患者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的。油性耳朵有可能会引起外耳道异物感,疼痛感,有可能会引起耳朵闷塞感、听力下降,耳鸣。具体的症状存在个体差异,如果说有油... 详细»
-
-
油耳朵的害处都有什么
油性耳朵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的就是表现在外耳道里面堵塞了油性的耵聍,有的患者生长速度比较快,有的患者生长速度比较慢,总体来说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并不算特别大,但是也有可能会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