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骨外科

骨质疏松性骨折怎么治疗

来源:医联媒体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变脆弱而容易发生的骨折。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复位和固定:对于骨折部位,医生会进行复位,使骨折端恢复正常的位置。然后,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夹板或手术内固定,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2.药物治疗:

-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足够的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增强骨骼。

-抗骨质疏松药物:医生可能会开具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以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

-止痛药:在骨折后的疼痛期,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适当的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3.康复治疗:在骨折愈合后,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

4.预防再次骨折:

-生活方式改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的进展。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监测骨质疏松的情况。

-注意安全:采取措施预防跌倒,如改善家居环境、使用辅助器具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骨折的部位、严重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进行康复训练,并注意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

此外,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也非常重要。通过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等,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减少骨折的发生。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