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骨折是指骨干或者骨骼的折断,是一种常见的外伤。骨折后,周围组织会产生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这时候,就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消肿,促进骨折的愈合。
首先,应该对骨折部位进行冷敷。冷敷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和肿胀。可以用冰块或者冷水敷在受伤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但是要注意不要直接用冰块接触皮肤,以免导致冻伤。如果不能立即进行冷敷,也可以用冰袋等物品压敷,也能达到相似的效果。
其次,要保持患处的正确姿势。骨折部位需要保持固定,不要随意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对于一些轻微的骨折,可以通过用夹板或者绷带固定来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严重的骨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固定和处理。
此外,适当的按摩和放松也可以帮助消肿。按摩可以增加患处的血液循环,促进肿胀的消退。但是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剧烈,以免引起伤口的二次受伤。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放松活动,避免长时间的固定造成肌肉的僵硬。
最后,饮食也是很重要的。骨折期间,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促进骨折的愈合。
总之,骨折消肿的方法主要包括冷敷、保持正确姿势、适当的按摩和放松以及合理的饮食。但同时也需要根据受伤的具体情况,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随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