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骨痂是骨头在受伤或手术后修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组织。它是由骨母细胞分泌的骨基质组成,逐渐形成新的骨头。
骨折后,骨痂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血肿机化期:在骨折后的2-3天内,骨折断端会形成一个血肿。血肿内含有血液、炎症细胞和坏死组织等。这些物质会被机化,形成纤维结缔组织,为骨痂的形成提供支架。
2.骨痂形成期:从骨折后的第3天开始,纤维结缔组织逐渐被骨母细胞取代,形成不成熟的骨痂。这个阶段通常持续4-6周。
3.骨痂改建期:在骨折后的6-12个月内,骨痂逐渐被改建为成熟的骨头。这个过程中,骨痂内的血管逐渐减少,骨小梁逐渐增粗,骨髓腔逐渐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骨痂的形成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骨折的类型、部位、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一般来说,儿童和青少年的骨折愈合速度比成年人快,因为他们的骨骼生长和修复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