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骨折是指骨头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坏。骨折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
1.根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
-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
2.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分类: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骨折处的创口可由刀伤、枪伤由外向内形成,亦可由骨折端刺破皮肤或黏膜从内向外所致。如耻骨骨折伴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致直肠破裂均属开放性骨折。
3.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
-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压缩性骨折、嵌插骨折等。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发生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4.根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
-新鲜骨折:一般指伤后3周以内的骨折。
-陈旧骨折:一般指伤后3周以上的骨折。
骨折的分类方法还有很多,如根据骨折的原因分类、根据骨折的部位分类等。不同类型的骨折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诊断骨折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便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