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异常引起的骨骼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生长板软骨和类骨质矿化不全。佝偻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则会出现骨骼变形、肌肉无力等症状。以下是佝偻病的一些常见诊断方法。
一、临床表现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与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和时间长短有关,早期可能无症状,仅表现为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可出现骨骼改变,如颅骨软化、方颅、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手镯或脚镯、X型腿或O型腿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是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可靠指标,正常值为25-100ng/ml。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0ng/ml时提示维生素D缺乏。
2.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指标,佝偻病时其活性升高。
3.血生化检查:血钙、磷浓度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
4.基因检测:对于一些遗传性佝偻病,如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等,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佝偻病的重要手段,可发现骨骼改变,如干骺端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增宽,骨干骨质疏松,骨干弯曲变形等。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儿童长骨的生长板软骨和类骨质矿化情况,对早期佝偻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四、其他检查
1.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可用于评估骨量,对于诊断佝偻病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价值。
2.心电图检查:对于一些重症佝偻病患儿,可能会出现低钙血症,引起心电图改变,如QT间期延长、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
五、诊断标准
根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可做出佝偻病的诊断。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种:
1.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血清25-羟维生素D<30ng/ml+X线或超声检查异常。
2.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血清25-羟维生素D<50ng/ml+X线或超声检查异常。
3.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X线或超声检查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佝偻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长期随访和观察。此外,佝偻病的治疗需要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和治疗方案。
总之,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骨骼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则会出现骨骼变形、肌肉无力等症状。
-
-
佝偻病分期
佝偻病是一种儿童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者钙代谢紊乱而引起。佝偻病的分期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划分,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轻度佝偻病通常表现为髋关节外展、腿部弯曲等... 详细»
-
-
佝偻病严重吗
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治疗,佝偻病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1.骨骼畸形:佝偻病会导致骨骼软化和变形,特别是在生长迅速的时期。这可能导致腿部弯... 详细»
-
-
佝偻病的危害
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以下是佝偻病可能带来的一些危害:1.骨骼畸形:佝偻病会导致骨骼软化和变形,常见的畸形包括鸡胸、漏斗胸、O型腿和X型腿等。这些畸形不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