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它通常发生在心脏的瓣膜上。正常情况下,心脏瓣膜可以确保血液在心脏内部的正常流动,但是当感染性心内膜炎发作时,瓣膜上会出现细菌感染,导致瓣膜发炎甚至损坏。
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是由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这些细菌可以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牙齿、呼吸道或皮肤等,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瓣膜。一些的危险因素会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风险,如心脏瓣膜异常、静脉注射药物、先天心脏病、心脏手术、植入心脏起搏器或缺血性心脏病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乏力、体重减轻、无力、关节疼痛、皮肤出现红斑等。同时,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症状。
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需要长期的抗生素治疗,以消除细菌感染。对于严重的瓣膜损害,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换瓣手术,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瓣膜。此外,也需要加强对其他感染灶的治疗,如牙病、呼吸道感染等。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是预防细菌感染。定期检查口腔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规范使用静脉注射药物等都有助于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风险。及时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细菌感染,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