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它是由毛细血管增生形成的肿瘤,通常是良性的。肝血管瘤在临床上常常无症状,大多是通过医学影像学检查无意间发现。然而,在少数患者中,肝血管瘤可能引起腹痛、腹部不适、肝功能异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内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治疗肝血管瘤,目前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激素或药物进行控制,以缓解肿瘤生长和减轻症状。而手术治疗一般包括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两种方式。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或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内,达到减缓肿瘤生长的目的。外科手术则是直接切除肿瘤或整个肝脏的手术方式,适用于肝血管瘤较大、症状严重或合并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
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首先是饮食方面,要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其次是定期进行体检,定期复查肝脏和肿瘤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的来说,肝血管瘤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多数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有效地控制。但是治疗的具体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在患者发现自己患有肝血管瘤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