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
肝血管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肿块、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对于大多数肝血管瘤患者,医生会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瘤的大小、形态和生长情况。如果肿瘤较小,没有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肿瘤较大或出现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法。
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放疗等。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但手术风险较大,可能会引起出血、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介入治疗是通过血管内插管将栓塞剂注入血管瘤内,使血管瘤缩小或消失,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放疗主要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
总之,肝血管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症状、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