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外胆管结石多位于胆总管的中下段。肝外胆管结石是指发生在肝总管及胆总管内的结石。这些结石主要来源于胆囊,少数可能在胆管内直接形成。
结石在胆总管内的位置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多位于中下段。这是因为胆总管的中下段管径相对较窄,胆汁流动较慢,容易导致结石的停留和形成。
肝外胆管结石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等。如果结石阻塞胆管,还可能导致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肝外胆管结石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
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探查等方式去除结石。非手术治疗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等。
预防肝外胆管结石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饮酒等。对于有胆囊结石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以减少结石形成和并发症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怀疑有肝外胆管结石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