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上的血管瘤是指在肝脏上生长的血管瘤,通常是由多发性肝血管扩张引起的。血管瘤通常是良性的,大部分患者并不会感到不适,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破裂等。因此,一旦被诊断出患有肝上的血管瘤,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目前,对于肝上的血管瘤,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手术切除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手术将血管瘤切除,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切除风险较大,对患者的身体也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较为微创的治疗方式,包括经动脉栓塞、射频消融术等。通过导管插入体内,直接对血管瘤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但治疗效果可能不如手术切除。
药物治疗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治疗方式,通过药物干预来减少血管瘤的体积和症状。但由于肝脏的代谢机制复杂,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除了上述治疗方式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避免滥用药物等方式来减少对肝脏的损害,减少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对于肝上的血管瘤,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及时就医,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需要注意生活习惯,减少对肝脏的损害,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