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常会引起胆绞痛和黄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及时发现和诊断结石,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检查方法来确定诊断以及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首先,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医生可以借助超声波来观察患者的腹部器官,如肝脏、胆囊、胰腺等,以发现是否存在结石。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且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但对于某些情况下的结石可能不够敏感。
其次,CT扫描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CT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但CT扫描需要照射X射线,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此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一种无损伤、无创伤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结构和形态。对于复杂的结石情况,MRCP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最后,内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肝内、外胆管的方法,医生通过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结石的情况,并且可以进行取石等治疗操作。内镜检查虽然具有优势,但是需要患者接受麻醉和较为复杂的操作,也有一定的风险。
综合来看,针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检查方法有很多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及早发现和诊断结石,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